黄道吉日是怎样排出来的 一月份的黄道吉日

时间:2025-07-20 08:32:06 来源:提胜网

在传统习俗黄道吉日的推算不仅蕴含着古人对天象规律的观察与,更是融合了阴阳五行、神煞宜忌等多重体系的智慧结晶。无论是婚嫁、开业还是动土,我们总希望借助吉日的“天时”之力,为生活增添一份顺遂与祥瑞。而一月份作为新年的开端,其黄道吉日的选择更被赋予特殊意义,既要遵循传统历法规则,又要结合节气变化与个人需求,方能找到真正契合的良辰吉时。

黄道吉日是怎样排出来的

黄道吉日是怎样排出来的

一、黄道与黑道的基本概念

黄道吉日源于古代天文学中对天体运行的观测。古人将太阳运行的轨迹称为“黄道”,并将黄道附近的十二个星宿划分为六吉神(青龙、明堂、金匮、天德、玉堂、司命)和六凶神(天刑、朱雀、白虎、天牢、玄武、勾陈)。吉神值日则为“黄道日”,凶神值日则为“黑道日”[^1][^4]。

二、十二值日与十二神煞的推算体系

1.十二值日法

以“建、除、满、平、定、执、破、危、成、收、开、闭”十二字循环标注每日吉凶。

口诀为:“除危定执黄,建满平收黑;成开皆可用,破闭不可当”[^1][^2]。

例如“除日”宜疗病,“定日”宜冠带,而“破日”则需避开工事。

2.十二神煞法

每日对应不同天神值日,如子日青龙、丑日明堂等。

通过口诀“寅申需加子,卯酉却在寅”推算具体神煞位置[^3]。

例如正月寅日的子时为青龙吉时适合重要仪式[^3]。

三、大黄道与小黄道的区别

1.大黄道日

以青龙为首,结合节气推算,六吉神值日即为大黄道吉日。

需结合年、月、日干支综合判断,优先用于重大事件[^1]。

2.小黄道日

以月建为起点顺排十二建星,如“建日”对应当月地支[^4]。

大黄道无可用时方选小黄道日,适用性较灵活[^1]。

四、八字择日的个性化调整

1.干支五行匹配

需结合当事人八字,避开冲克刑害的日期。例如属鼠者需避开午日(子午相冲)[^1]。

2.四柱平衡原则

日课需与命主八字形成生扶关系,如木命人宜选水、木旺之日[^5]。

五、民俗忌日的过滤规则

1.四离四绝日

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前一日为“四离日”;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前一日为“四绝日”,均需避开[^1]。

2.杨公忌日与红沙日

每月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为“月忌日”;“红沙日”则按季节划分,如孟月忌酉日[^5]。

六、吉凶神煞的分析原则

根据吉凶神煞的力量强弱,分为六种情况:

1.吉足胜凶:从宜不从忌。

2.吉凶相抵:遇德则从宜,否则谨慎[^1]。

3.凶胜于吉:需德神化解,否则避忌[^1]。

七、现代黄历的整合应用

1.历法融合

现代黄历结合公历、农历、干支历,并标注神煞、冲煞、彭祖百忌等[^1]。

2.工具辅助

可通过口诀或表格速查吉日。例如“道远几时通达,路遥何日还乡”对应走之旁字为吉[^3]。

八、科学性与适用性的平衡

1.文化传承

择吉习俗虽含信仰成分,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趋利避害的智慧[^4]。

2.灵活应用

建议结合实际情况,如天气、行程安排,避免教条化[^7]。

一月份的黄道吉日

一、一月份黄道吉日的筛选标准

1.优先大黄道日

选择青龙、明堂等六吉神值日,如2025年1月3日(壬申日)为成日,宜嫁娶[^6]。

2.避开凶煞日

如1月5日(五鬼日)、1月19日(黑道日)需规避[^7]。

二、2025年1月吉日列表与宜忌

日期农历值日神煞
1月3日腊月初四成日(黄道)嫁娶、移徙伐木、动土
1月6日腊月初七开日(黄道)祭祀、出行入殓
1月12日腊月十三定日(黄道)求嗣、动土掘井
1月16日腊月十七成日(黄道)祭祀、破土余事勿取

三、节气与吉日的关系

1.小寒与大寒

1月5日小寒,此后需避开“四绝日”(立春前一日)[^5]。

2.腊月与正月交替

1月22日进入农历腊月宜扫舍、祈福;1月30日(正月初二)宜纳采,忌嫁娶[^8]。

四、吉时选择方法

1.十二时辰吉凶

以日支为基准,按口诀“子午临申地”推算。例如子日申时为青龙吉时[^3]。

2.事项匹配原则

开业宜选午时(日中为盛),安床宜选卯时(日出东方)[^5]。

五、特殊事项择日建议

1.婚嫁

优选1月3日、1月24日,避开月忌日(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)[^6][^8]。

2.开业

1月9日(除日)利交易,1月27日(危日)宜立券,但需避开冲煞方位[^6]。

3.动土

1月12日(定日)宜动土,但需结合方位(煞东避西)[^6]。

六、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

1.地域区别

北方民俗重视“破五”(正月初五),南方则更注重“开市吉时”[^7]。

2.个人八字冲突

例如1月16日(乙酉日)与属兔者相冲,需谨慎[^6]。

黄道吉日的推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髓,更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方法体现。在一月份这一新旧交替的节点,合理选择吉日既能顺应天时又能为新年奠定良好开端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寻找传统历法与现代科学的结合,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不同地区、人群的择日偏好,或开发择日工具,让这一古老智慧更贴近当代生活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