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8年修造吉日查询 万年历查询1938年日历

时间:2025-07-27 14:26:31 来源:提胜网

在传统习俗修造吉日的选择与万年历的查询是密不可分的。1938年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节点,其修造吉日的确定不仅涉及黄历中的宜忌标注,还需结合风水学、干支五行等多重因素。而万年历作为记录时间与节气的重要工具,更是为现代人回溯历史、规划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。通过详细分析1938年的修造吉日与日历信息,我们得以窥见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的交融。

1938年修造吉日查询

修造吉日的选择不仅是民俗传统,更蕴含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。1938年的修造吉日需结合黄历、风水、干支等多范围信息综合判断,以下从八个方面展开详细了解。

一、修造的定义与重要性

修造泛指房屋建造、装修、修缮及风水调整等活动。古人认为,动土涉及地气与人的运势,需避开凶煞、选择吉日以趋吉避凶。1938年8月的修造吉日有8天而8月10日、31日则因冲煞被列为禁忌。

二、修造择吉的核心方法

1.风水择日与民俗择日的区别

修造择日以房屋坐向为主,需避三煞、太岁方及岁破方位。寅午戌年三煞在亥子丑方(北方),动土需避开这些方位。

1938年黄历中明确标注了各月修造吉日。以8月为例,吉日包括3日、4日、9日等,这些日期多与青龙、明堂等黄道神煞相关。

三、1938年修造吉日列表

根据黄历记载,1938年各月修造吉日分布如下:

月份| 吉日(公历)| 禁忌日(公历)

8月| 3日、4日、9日、12日、16日、18日等 | 10日、31日

9月| 23日(值神金匮,吉时卯、申、酉) | 无明确禁忌

5月| 18日(宜动土,忌入宅)| 18日忌搬迁、盖屋

四、择吉时的方法

修造时辰的选择需结合日课四柱:

年柱1938年为戊寅年城墙土命,宜选火、土属性时辰。

日柱以8月3日(戊午日)为例,午时(11:00-13:00)为司命吉神当值,适合开工。

五、修造禁忌与注意事项

1.三煞与太岁避讳

1938年太岁位在东北,岁破位在西南,修造需避开这两个方位。

2.四离日与四绝日

春分、秋分等节气前一日为四离日,1938年9月23日(秋分次日)虽为吉日,但需注意前一日忌动土。

1938年修造吉日查询

六、例子分析:1938年8月修造吉日详解

以8月3日为例:

干支戊午日,天干属土,地支属火,与年柱戊寅形成火土相生之势。

时辰吉凶申时(15:00-17:00)青龙吉神主事,宜破土;辰时(7:00-9:00)天牢凶神,需避开。

七、常见择吉误区

2.忽略五行生克1938年戊寅年土旺,若日课四柱中木过多(如甲寅月),可能导致土木相克。

八、现代修造择吉的应用

如今,传统择吉方法可与现代建筑规划结合。例如:

风水软件辅助利用工具计算房屋坐向与吉日匹配度。

历史数据参考1938年的吉日规律可为修复古建筑提供依据。

万年历查询1938年日历

万年历是连接传统历法与现代生活的重要工具。1938年的日历不仅记录了时间流转,更蕴含节气、干支、民俗等丰富信息。以下从六个方面了解其结构与查询方法。

一、1938年万年历的基本结构

1.公历与农历对照

1938年公历为平年共365天;农历戊寅年闰七月全年384天起止时间为1938年1月31日至1939年2月18日。

2.二十四节气分布

以8月为例:

立秋8月8日(农历七月十三)

处暑8月24日(农历闰七月初一)

二、1938年农历的特殊性

1.闰七月的影响

农历戊寅年含两个七月第二个七月(闰七月)从公历8月24日至9月21日。此现象因月球运行周期与太阳年区别导致,约19年出现一次。

2.重要节日日期

春节1938年1月31日(正月初一)

中秋节公历9月23日(农历闰七月三十)

三、1938年干支与五行了解

1.年柱与纳音

戊寅年:天干戊属土,地支寅属木,纳音为“城墙土”。

2.月柱与日柱

以9月23日为例:

月柱辛酉(石榴木)

日柱戊午(天上火)

四、1938年日历中的黄历信息

日历中标注的宜忌事项直接影响日常生活:

日期(公历)备注
5月18日动土、安葬入宅、搬迁日冲甲辰龙
10月1日冠笄、安葬作灶、嫁娶六耀先负

五、历史上的1938年:日历中的大事件

1.抗日**背景1938年正值全面抗战初期,黄历中的“动土”活动多受战局影响。

2.文化事件传统节日如中元节(8月30日)在战火中仍被民众保留。

六、如何查询1938年万年历

1.在线工具通过专业网站输入年份,可获取公历、农历对照表及节气标注。

2.古籍参考《协纪辨方书》等文献记载了历史年历的推算方法。

修造吉日的选择与万年历的查询,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是现代人规划生活的重要参考。1938年的例子提示我们:在快速变迁的今天历史历法研究可为建筑风水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数据支持。未来,结合数据与人工的历法分析工具,或将进一步推动传统智慧的现代化应用。